一字之改 起死回生 14集电视连续剧《杨乃武与小白菜》再现了清代四大奇案之一。含冤负屈的杨乃武被判死刑,多次上诉无门,绝望之际得到一个直接向朝廷申冤的机遇自然不可错失。第11集中,杨乃武满腔悲愤书写自诉状,其中有“江南无日月,神州无青天”句,确实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现实。 这份自诉状关系一个人的生死马虎不得。杨乃武的姐姐、妻子请求名师审阅。这位侠肝义胆的老先生审慎被杨乃武的冤屈所感动,为他的文采才华叫好,但面对这自诉状却由沉吟再三,尤其对这两句无不担忧地说“说得痛快!但只怕于事无补,反会遭忌。”后来斟酌再三,将“神州无青天”改为“神州有青天”。这一字之改,果然令朝廷法外开恩,使杨乃武死而复生。 原句“江南无日月,神州无青天”,揭露了当时天下乌鸦一片黑,如果作为革命家的宣传品,对百姓无疑有相当鼓动力。但是作为上诉状,目的在于请求神州的“青天”为民做主,自己的冤案才有可能平反。如果连“青天”都一概否定了,那就连平反冤案的决定性条件都否定了,谁会来为你申冤呢?说不定还会招来个“恶毒攻击朝廷,罪加一等”,株连九族的厄运呢。 上诉状的目的是要说动当局平反冤案。措辞用语要为这个目的服务。“江南无日月”无可改处,这是冤情所在。“神州无青天”的“无”不利于目的要求的达到。“无”可以改为“盼”“望”“求”等,但意思依然是“现在还没有”,希望“出”一个青天,而且显得被动,最高统治者的喜怒好恶谁能预料得准呢。改“无”为“有”,避免字眼重复。“有”与“无”相对,置“青天”于“无日月”的“江南”的对立面,褒贬分明。统治者中间,总会有乐意做青天的啊。 难怪慈禧太后闻而大悦,俨然以青天自居,要给予“无日月”的“江南”奴才以惩戒,实现自己是顺应人心的万民的明主,是赐福于世人的“青天”老佛爷。 龙颜一喜,恩从天降,杨乃武的冤案才得以昭雪。杨乃武的上诉状之所以成功,老先生的一字之改,实在功不可没。
评论